11月30日,在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表示,在创新药行业,并购重组会是未来的主流退出方式。
2024年以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发生多起并购重组事件,如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亿腾医药收购嘉和生物、BioNTech收购普米斯等。在这些案例中,有些是国外公司收购国内公司,有些是本土公司之间的收购。
“从长远来看,并购会成为整个行业的主题模式。中国现在有近5000家药企,如果不通过并购,很难做到规模化和集中化。规模化和集中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企业会‘死’掉,或者被其他头部企业整合,中国有三五百家药企就够了,足够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我认为,并购整合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这种主流背后最核心的逻辑是,整合以后能形成更强的产品管线,或者形成更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公司,这是最核心的驱动力。”许小林表示。
从底层逻辑来看,许小林认为,医药行业的并购可以节约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因为国内外大公司的研发效率并不比初创公司好,他们有很好的产业化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但没有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看创新型研发企业,他们虽然体量小,但决策效率高,所以研发效率高,而研发主导的创始团队自己去布局产能,自己做商业化的成本压力很大,因此这些公司成长为平台公司的难度大、概率低。而并购重组提供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公司的各自优势。
“美国市场主流的并购更多是大公司去看创新型品种,使得某一个公司在某一个方向,比如肿瘤管线的某一个适应证上更有核心竞争优势。在中国,驱动并购有更多现实因素,很多上市公司缺乏新的品种,缺乏持续增长的能力,很多央企缺乏研发的能力。所以短期内,并购高发的驱动因素有政策原因,也有IPO受阻的原因。”许小林说。
许小林补充,股权投资行业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到现在,最核心的退出方式就是并购重组,而不是IPO。只是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在过去二十多年,并购模式没有发展起来,反而IPO成了最主要的发展模式。现在由于IPO受阻,迫使大家需要考虑更多的退出方式,恰好这个时候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出台了“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收购非盈利资产,鼓励上市公司跨行业收购。这在IPO受阻的情况下,给了很多创新型企业一个退出的机会。
在医药创新领域中的并购重组热,目前看来是热潮,但因为时间的关系,还没有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
许小林看到很多同行在实操,包括华盖资本投的一些项目目前也在做相关谈判,还在等到得到批准、得到二级市场的认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
7月20日,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在上海举办,通过政府统筹、商会引领、市场发力,82家滁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领军企业,现场牵线对接500多家国内外客商,交友、交流、交易,共同以饱满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城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