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财富头条网 > 关注

除了“帧帧皆壁纸”,《太平年》等6部超高清剧还有哪些“赏心悦目”

时间:2025年06月24日 09:26   来源:东方网   浏览量:8822   

“毛孔会演戏,汗珠带台词,帧帧皆壁纸。”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冷凇用15个字,高度概括了超高清片单发布现场观者的感受。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2025年定为“超高清发展年”,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透露,到今年国庆节前,国内将有9个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包括北京、广东、东方等。在上海电视节特别策划“超高清创制片单”发布,不仅是上海电视节“行业风向标”的题中之义,更是国产剧以工业进阶重塑美学标准的一份答卷。

本次片单发布,涵盖《我们的河山》《曙光》《大生意人》《张謇》《樱桃琥珀》《太平年》等6部作品。“赏心”且“悦目”的超高清电视剧,正不断雕琢镜头语言,释放内容的细节魅力。

技术不是炫技 是让故事可信的手段

超高清片单发布现场,导演们对各类技术参数如数家珍。

以重点推介的《太平年》为例,该剧以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为背景,讲述吴越王钱弘俶与宋太祖赵匡胤推动“纳土归宋”、实现山河统一这一历史创举。全剧采用RED 8K摄影机与蔡司SP镜头组拍摄,为匹配8K精度,8000套服饰复原唐代“草木染”工艺,道具精度误差小于0.1毫米,主演头套钩织密度达每平方厘米120针。更关键的是,其成片将首度应用广电总局2024新标,支持国产HDR Vivid与Audio Vivid音视频技术,“打破好莱坞杜比标准垄断”。

4K/8K,25帧、50帧,HDR、SDR,2020色域,5.1环绕声……参数之外,超高清究竟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实感?毛卫宁说:“技术不是炫技,而是让历史可信的手段。”由他执导的《我们的河山》,是首部深入诠释“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作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

创作重大革命题材,历史的刚性框架、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历来是重中之重。毛卫宁用两段拍摄花絮阐释超高清技术如何让人“重返”历史,让故事取信于观众:“那个年代的家中没有灯,村庄外靠月光照明,以前为了拍摄要打大量光,但实际上这样的环境是失真的。这次我们用无人机航拍,从一个碉堡可以飞到几百米外的另一个表演区,近距离超高清拍摄另一个山头,不再是模糊的、黑乎乎的一片,这在过去很难做到。”

继《天下长河》后,张挺又带来一部由他编剧并导演的历史传奇大剧《大生意人》。该剧故事背景设定在晚清时代,讲述了书生古平原惨遭陷害流放后,以死谋生,在夹缝中凭借智慧、胆识与义气,经票号、茶业、盐业发家立业,最终逆风翻盘,成长为一代“商王”的热血奋斗史。张挺介绍,全剧偏重实景拍摄,剧组多次转场,从黑龙江伊春的原始森林到浙江与安徽的茶山,再到山西、内蒙古、上海等地,外景风貌涵盖雪山、旷野、草原、茶山等。“超高清机器捕捉的能力越强,还原出的环境质感就真实。”山间的赭石色、徽派建筑的青灰色,都会呈现天然赋予的色彩层次。哪怕大草原上空云朵的分层,也会因阳光照度、风力强弱产生差异,有了超高清技术,不仅“五彩斑斓的白”能在荧屏上呈现,天然赋予的层次感更令实景充满震撼。

更清晰的视觉反馈 淬炼制作水准

从朦胧美到清晰美,超高清美学满足了观众肉眼极限的挑战。但于创作端,超高清何尝不是一柄双刃剑:当超高清特写放大细微之处,纤毫毕现的视觉反馈,其实也在倒逼创作者淬炼制作水准。

《张謇》以民族实业家张謇为原型,讲述他毅然弃政从商,创办中国第一家民营纺织企业大生纱厂的经历。演员何冰出演该剧主人公。他打趣说,自己看片花时发现,“脸上应有尽有,超高清放大了很多细节、表情”。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件好事,创作本身是以真实为基础,那么演员的脸就不该是磨皮后的产物、“精装修”之后的结果。

《太平年》的联合导演陆贝珂也提到,超高清将给影视行业各环节带来巨大变化。“超高清对于剧集的美学细节、演员的表演、光的质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举例,以前拍摄时,往往到近景、特写、大特写镜头,才会提醒演员注意“微表情”,现在拍到中近景,就要更频繁地提示演员,“演员的妆容、头套的后期修饰,都要更精细化。我们也配备了比以前更高级的存储设备,《太平年》总存储量有2700多个T。”

在冷凇看来,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是一场从视界升级到民心联通的质变,正驱动行业驱逐粗制滥造。”他提出美学也是中国的文化竞争力,“我们总在讲影视艺术美学是什么,就是要让崇高美、国风美、温婉美、意境美,各美其美,最终在讲好中国故事中传递东方美学,这就是超高清片单发布和精品创作的魅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国家文物局: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星堆申遗和潜力项目培育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 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亮相巴黎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 诗意中国丨城头月出照凉州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 水利部答人民网记者问:科学精细调度重大水利工程 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 安徽滁州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对接上海销往全球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

  • 滁州上海携手,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迈向国际

    7月20日,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在上海举办,通过政府统筹、商会引领、市场发力,82家滁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领军企业,现场牵线对接500多家国内外客商,交友、交流、交易,共同以饱满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城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