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财富头条网 > 关注

产业为基、文化为韵解码老字号东阿阿胶的创新与传承

时间:2025年06月26日 18:18   来源:中国网   浏览量:7610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中华老字号,东阿阿胶始终以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己任,致力于让三千年历史的阿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近日,中国网财经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品牌引领·智链未来”采访活动走进东阿阿胶,感受其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成果,聆听老字号品牌焕新的新时代叙事。

产业为基:科技赋能传承 创新重塑品牌

东阿阿胶建厂已有70多年。从1952年初创时仅8名员工、16口大锅和一间不足百平方米陈旧厂房的小作坊,到如今4000余名员工、总资产133亿元的现代化企业,一路走来,谱写着中华老字号药企的现代化新篇。

“我们将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基因,加快培育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服务大国民生。”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阿阿胶自2022年启动战略转型,以科技赋能传承、以创新重塑品牌,一系列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这一古老产业注入了强劲的科技活力。

阿胶世界透明工厂

蒸球化皮机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熬胶效率;高速摄像头和图像分析技术,让工人从枯燥疲劳的人工“灯检”中解脱出来,检测也更加精确;机械手取代了手工上瓶、卸盘,降低了劳动强度,还使劳效提高60%……在山东东阿,阿胶世界透明工厂的复方阿胶浆智慧化生产线是国内首条中药口服液全线智能化生产线,上瓶、灌装、检测、包装等10个工序全部通过柔性输送带实现无缝连接,单日最大产能可达150万支。

如今,东阿阿胶已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打造了老字号“实数融合”的转型样板。企业现有基础设施、仪器设备1483台,其中主要生产设备228台、实验检测设备208台、服务设备60台。通过生产线机器人、AI视觉检测、无人驾驶搬运车等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实现生产数据毫秒级采集与AI动态优化。2024年,工厂原料损耗率下降至0.8%,人均产值提升30%。

与此同时,传承千年的古法技艺与智能化生产线交相辉映。在阿胶世界透明工厂,东阿阿胶特意保留了少量手工擦胶产能,体现了对传统阿胶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在产品创新方面,东阿阿胶巧妙融合古法炮制与现代科技,推出一系列备受市场青睐的产品。例如,东阿阿胶研发了阿胶速溶粉,运用低温真空连续干燥的独家专利技术,将胶液直接制成粉末,采用单袋独立包装,方便快捷即冲即饮,随时随地撒个“胶”。而桃花姬阿胶糕,严选道地原料,搭配专利锁鲜技术,展现东方美学韵味,推动健康新风尚。

这些创新成果,既传承了东阿阿胶的匠心精神,又契合现代消费者对便捷、时尚滋补产品的需求,实现了品牌唤醒与焕新,搭建起传统中药的现代话语体系。

文化为韵:打造赋能全产业链的“源头活水”

文化是一条源自历史、流向未来的丰沛河流,是企业品牌叙事的永恒富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某些领域和环节甚至发挥着关键作用。

阿胶自古以来被誉为“补血圣药”,其制备和应用在中国已有三千年历史。东阿县的地下水水质独特,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易去除阿胶杂质,使胶质纯正,易于被人体吸收,东阿阿胶的道地性正源于此。

“东阿阿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聚焦中医药文化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将文化培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打造为赋能全产业链的源头活水。”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表示。

布局文旅产业成为东阿阿胶发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中国阿胶博物馆、中国毛驴博物馆、国家黑毛驴繁育中心、阿胶世界体验工厂、东阿阿胶城……从人文景观到自然风光,东阿阿胶中医药文化旅游区已形成“一山一水多节点,一城一馆一世界”的旅游格局。

国家AAAA级景区东阿阿胶城

沿着参观步道进入阿胶世界体验工厂,游客们隔着玻璃可以看到蓝帽子阿胶枣、桃花姬阿胶糕、复方阿胶浆、阿胶块等产品的生产过程。长廊中弥漫着浓浓的胶香、枣香与中草药香味,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再前往东阿阿胶城,古色古香的贡胶馆、东阿药王山等项目宛如一幅历史长卷,全方位展现阿胶的前世今生。

除此之外,还有“阿胶+美食”“阿胶+药典”“阿胶+疗愈”“阿胶+研学”……小小的东阿县,如今已经成为可逛可玩可康养的大型旅游目的地。

“文化和产业可以双向协同赋能。”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说,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以中医药文化和产业融合为特色,“把游客变顾客,顾客变游客”,吸引人们到东阿县走一走,在体验中旅游,在旅游中养生。

在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下,企业效益显著提升。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21亿元,增长2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7亿元,增长35.29%;市值最高突破470亿元。各项经营指标显著提升,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

据悉,东阿阿胶文化旅游区正在争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未来,东阿阿胶将不断丰富中医药文化供给、升级文化旅游创意、加大文化品牌传播、树立中医药文旅典范,用专业和热爱讲好中医药故事,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注入蓬勃动力。”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国家文物局: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星堆申遗和潜力项目培育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 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亮相巴黎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 诗意中国丨城头月出照凉州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 水利部答人民网记者问:科学精细调度重大水利工程 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 安徽滁州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对接上海销往全球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

  • 滁州上海携手,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迈向国际

    7月20日,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在上海举办,通过政府统筹、商会引领、市场发力,82家滁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领军企业,现场牵线对接500多家国内外客商,交友、交流、交易,共同以饱满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城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