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抓手,聚焦移民乡镇“村庄美、集体强、治理好”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承载功能、夯实发展根基,让“和美乡村”蓝图加速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走进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沙河村,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小果园、小花圃点缀,犹如一幅美好的田园乡居图。
“过去,我们住的还是简陋的土坯房;如今,家家户户都换上了结实的钢筋混凝土房。房子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居住环境也跟着改善了不少,看着敞亮的屋子,每个人心里都透着满意。”沙河村村民李存生说。
昔日的沙河村,土木结构老屋居多,村容老旧。自2021年起,乡村两级抢抓政策机遇,发动群众拆旧建新,分三期实施农房改造136户,同步配套供水、供电、污水管网、清洁能源供暖、道路硬化及绿化等基础设施。
“项目前期,我们先自主规划方案,再与农户充分沟通协商,共同设计出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庭院区域及生产管理用房。改造后,群众的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全村参与改造的农户对自家新房都非常满意。”沙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润炤说。
在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平坦的道路两旁,整洁院落与绿树相映成趣,绘就出生态宜居的乡村新图景。
“以前,房前屋后都是土路,遇上下雨天满是泥泞;如今,换成了柏油路、水泥路,硬化得平平整整,还添了花池与凉亭,堪比城里的公园,闲时在凉亭歇脚聊天、休闲散步,舒服得很。”三墩村村民杨国林说。
近年来,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建设“花园式”生态宜居村庄,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实施乡集镇及三墩村整体风貌提升,实现了“开门见花,开窗揽绿”“一路一特色,一街一景观”。
“建成文化广场、修缮道路之外,还在道路两侧统一规划绿化带,将简易树沟升级为景观花池,选用国槐等树种搭配花卉,增设休闲廊亭、绘制文化墙,致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窗口。”三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忠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瓜州县立足实际、久久为功,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涵在不断拓展。近年来,以“和美乡村”和“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引领,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每年设立200万元“红黑榜”激励资金,聚焦“一院四边一部”常态治理,乡村面貌全面提升;建成污水处理站31座、管网73公里,覆盖率达85%以上;新改建卫生户厕超1.6万座,覆盖率达89%;新改建村组道路216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通客车率均达100%,自然村通畅率99.6%,快递进村覆盖80%,5G网络覆盖率达93%。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
7月20日,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在上海举办,通过政府统筹、商会引领、市场发力,82家滁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领军企业,现场牵线对接500多家国内外客商,交友、交流、交易,共同以饱满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城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