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财富头条网 > 关注

戈壁地下藏着一部魏晋生活“百科全书”

时间:2025年09月03日 17:53   来源:中新网甘肃   浏览量:6395   

“现在我们所在的是嘉峪关果园——新城墓群6号墓,该墓室由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墓顶为穹窿顶,有斜坡式墓道通向墓室,用干砖砌成。”站在果园——新城墓群6号墓的前室,嘉峪关魏晋墓文物管理所接待部工作人员何俊颖娓娓道来。

果园——新城墓群是位于河西走廊规模巨大的古墓葬群,共有3000多座古墓葬,时间跨度从汉至唐,大多集中在魏晋时期。

“墓葬的最大特色就是砖壁画,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涉及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研究河西走廊地带历史的重要形象资料。”何俊颖表示。

在6号墓的砖壁画上,记者看到农夫们或弯腰锄地、或挥鞭赶牛犁田;牧民骑着骏马驰骋在草原,身后跟着成群的牛羊;少数民族采桑护桑,男子围坐对饮畅谈……嘉峪关魏晋墓地下画廊的壁画,真实而具体反映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文化、军事、娱乐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多彩,已成为我国魏晋时期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

“从果园——新城墓群来看,河西走廊这一带是被汉文化所滋养的地方。河西四郡是东西文化的交流之地,意义重大。”8月31日,“笔墨入山河·大家祁连行”活动采风调研团一行走进嘉峪关市,中国作协《中华辞赋》总编辑、著名作家、学者石厉如是告诉记者。

如何将魏晋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何俊颖告诉记者:“为了让砖壁画的故事能被更多人记住,我们接待部工作人员会因人施讲,对小朋友,会把壁画内容编成小故事;对普通游客,就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对专家和历史爱好者,就要为他们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民风民俗以及砖画背后的故事。”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魏晋墓,魏晋墓保护研究所在保护区的西北、东北、东南墓群实施了嘉峪关新城墓群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使墓区安防系统全覆盖,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化、远程管理墓区。

目前,该所文物保护工作已从传统的靠人力巡查、设立界碑、界桩、铁丝围网等确保文物数量和形态的粗放式保护,逐步转变为利用智能视频监控与复合系统、地埋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墓室微环境的监测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保护。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国家文物局: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星堆申遗和潜力项目培育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 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亮相巴黎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 诗意中国丨城头月出照凉州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 水利部答人民网记者问:科学精细调度重大水利工程 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 安徽滁州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对接上海销往全球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

  • 滁州上海携手,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迈向国际

    7月20日,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在上海举办,通过政府统筹、商会引领、市场发力,82家滁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领军企业,现场牵线对接500多家国内外客商,交友、交流、交易,共同以饱满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城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