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秒!
一眨眼都不到的时间,却可以让一度电,跨越超过2600公里,从遥远的青藏高原,“闪送”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藏粤直流工程”。
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藏粤直流启动 解锁世界级“电力闪送”
我们先回到故事的起点,西藏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从这里开始,工程要连续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这在我国特高压工程历史上也是头一次。要知道,这可不是远距离送电这么简单,沿线接近90%是山地,而且30%是高山大岭,也难怪有人把它称为“电力天路”。
公开披露的信息里有这么一句话:依托藏粤直流工程,我国将全面攻克电网薄弱地区、高海拔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纳的世界级技术难题。这就意味着,建设者们很有可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世界级”难题,而且要边建设,边破题。
如此跋山涉水,千里引电,建设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到底能给“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带来什么?
雪域“风光”助力湾区澎湃新动能
来看看刚刚过去的夏天,广东的用电量再次突破历史极值,达到1.65亿千瓦,而这,已经是今年广东连续第三次突破历史纪录。
去年,广东光是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就达到1746亿千瓦时,数据还在继续增长。新兴产业上升,老产业转型。用电数字不仅仅是代表着耗电量,广东的电力需求,就是这场变革的直接反映。
就在这个月,广东省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0万户。其中数字经济企业16.76万户,同比增长高达25.41%。要知道,以AI、超算为主的数字经济,都需要来自稳定电力的强大支撑。2029年建成的“藏粤直流工程”采用世界领先的“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灵活调度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发出的绿电,每年将输送超43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这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头是“风”“光”无限的雪域高原,一头是转型升级的澎湃湾区。当风再起时,广东将如何紧紧抓住大自然的馈赠,去点亮南粤大地上的万家灯火,去奏响制造业生产线上的“新质”乐章?答案已经逐渐清晰。
监制|李岳 张巍
编辑|刘帆 周羽
-->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
7月20日,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在上海举办,通过政府统筹、商会引领、市场发力,82家滁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领军企业,现场牵线对接500多家国内外客商,交友、交流、交易,共同以饱满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城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