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财富头条网 > 关注

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被纳入试点

时间:2024年10月21日 08: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量:4994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更新了“双百企业”“科改企业”名单。570家企业入选“双百企业”,663家企业入选“科改企业”,纳入专项行动的企业数量分别净增加9家和15家。这是今年国务院国资委第三次更新入选企业名单,也是年内纳入试点企业数量首次“净增长”。

作为国企改革排头兵,“双百企业”“科改企业”在国企改革中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示范和风向标的作用。业内人士指出,两者的名单变动是根据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和最新要求进行动态调整。本次变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体现了改革从支持企业运营到支持资本运作的进一步拓展。

“尖子生”名单数量实现“净增长”

资料显示,“双百行动”与“科改行动”均为国企深化改革中的专项工程。“双百行动”旨在通过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科改行动”旨在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与今年前两次公布的“双百企业”“科改企业”名单相比,此次公布的入选企业数量实现了“净增长”,这与之前两次不断数量“瘦身”形成了明显区别。从“瘦身”的“尖子生”名单到“净增长”,引起了业内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双百行动”还是“科改行动”,其入围名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和最新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他们的调整在改革中一定程度上也起着示范和风向标的作用。

按照相关政策,“双百企业”将被赋予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用好用足现行的股权、分红权、员工持股等激励政策,积极探索超额利润分享、骨干员工跟投等激励方式。而“科改企业”的核心关键任务是围绕五个方面开展专项改革工作:治理体制机制、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动能、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展态势为利润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在近日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将积极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要赋予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说,双百企业广泛分布于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这些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双百企业利润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双百企业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以2022年为例,“双百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14.3万亿元、6732.7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9.7%、35.6%。这表明双百企业在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支持企业运营到支持资本运作转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名单中,来自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地方企业占比高。新纳入试点的双百企业有46家,其中地方国企38家;科改企业有53家,其中地方国企42家。多家优质地方国企位列其中,如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入选。

以深创投为例,该公司被认为是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深创投集团管理资金规模为4832亿元,投资企业数量、投资企业上市数量行业领先。深创投已投资创投项目1841个,累计投资金额约1102亿元。其中科技类企业占绝对数量优势,包括宁德时代、华大九天、迈瑞医疗、天岳先进、恒玄科技、中芯国际、信维通信、睿创微纳等明星企业背后,都有深创投的早期加持。

业内人士认为,以深创投为代表的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被纳入试点,一定程度体现了改革从支持企业运营到支持资本运作的进一步拓展。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朱昌明认为,在去年双百企业、科改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后,目前两项专项行动的试点企业数量总体保持平稳。从此次的变化来看,地方国企申报的积极性高,体现两项专项行动在地方改革提速扩面。

王宏志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仍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持续深化改革,近期要突出抓好的重点改革举措包括在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要注重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研发实力雄厚的中央企业和地方重点国有企业,要用好相关支持政策,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

据悉,国务院国资委最新要求,在优化布局方面,国资央企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完善发展政策和治理模式,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发展战新产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北京八达岭长城一景。本报记者雷声摄一砖一石,铭刻着历史和沧桑;蜿蜒万里,诉说着光辉和荣耀。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1984年,邓小平、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为首都一些单位发起的“爱我中华  修...

  • 国家文物局: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星堆申遗和潜力项目培育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 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亮相巴黎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 诗意中国丨城头月出照凉州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 水利部答人民网记者问:科学精细调度重大水利工程 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 安徽滁州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对接上海销往全球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