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财富头条网 > 关注

南京港刷新开埠以来进港船舶吃水最大历史纪录

时间:2024年10月22日 19:50   来源:中新网   浏览量:4116   

22日,在长江引航中心7名引航员的接力引领下,装载56500吨铁矿石、吃水11.8米的中国籍散货船“蓉达上海”轮抵达南京港新生圩港区,刷新了南京港开埠以来进港船舶吃水最大历史纪录。

南京港有限公司新生圩港务分公司生产总监黄新民介绍,“蓉达上海”轮是首艘在南京港靠泊的吃水11.8米船舶。其船长199.98米,宽34米,本航次装载了铁矿石从浙江马迹山港驶往南京港。

长江是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长江下游江苏段年进出港船舶超过300万艘次,年货运量占长江全线七成以上。位于长江干线下游的南京港,是沿线最深入内陆腹地的深水海港和国际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

2018年5月,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初通至南京,5万吨级海轮可从长江口直达南京港,7万吨级至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乘潮抵达。但出于航道水文条件限制及通航安全考虑,进出南京港的大型船舶最大吃水控制在11.36米。

今年1月,吃水11.6米的大型海轮首次靠泊南京港。进出南京港船舶的吃水从11.36米提升至11.6米后,海轮单航次可多装载3000吨至5000吨货物,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4000万元至5000万元。

南京海事局新生圩海事处处长黄翔介绍,进出南京港船舶的吃水从11.6米再提升至11.8米后,海轮单航次可再多装载2000吨至3000吨货物,企业物流成本将继续降低,有助于南京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提高南京在长江中下游的物流枢纽地位。长江12.5米深水航道黄金效能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北京八达岭长城一景。本报记者雷声摄一砖一石,铭刻着历史和沧桑;蜿蜒万里,诉说着光辉和荣耀。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1984年,邓小平、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为首都一些单位发起的“爱我中华  修...

  • 国家文物局: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星堆申遗和潜力项目培育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韦衍行)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同时,要持续推进申遗,扎实做好西夏陵、景德镇、三...

  • 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亮相巴黎

    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本报电  (闻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日前亮相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展出23件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16...

  • 诗意中国丨城头月出照凉州

    7月9日,演员在武威西凉大剧院表演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凉州城繁华景象。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西汉设置武威...

  • 水利部答人民网记者问:科学精细调度重大水利工程 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记者提问。水利部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欧阳易佳)水利部日前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南北齐发、频发、重发,长江、黄河、淮河、...

  • 安徽滁州绿色食品产业暨名优农产品对接上海销往全球

    安徽滁州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上海市滁州商会,7月6日在上海宣布,定于7月20日在上海闵行区白金汉爵酒店3楼大厅举办的“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推介暨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对接会”,将是国内外的经贸界的交流合作大会。本次对接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褔祉...